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技术交流|下载中心|产品手册

如何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浏览:22376 添加时间:2014-12-30 08:51:28

一. 合理使用

(1)初充电必须充足

电流不能过大,必须充足电;并进行2-3次循环充放电。如初次充电不彻底,将会造成蓄电池永久性的充电不足,使其额定容量减少,使用寿命缩短。

(2)不同容量的蓄电池不能放在一起使用

使用两只以上蓄电池时,其容量应该一致。以6135型发动机为例,把两只一大一小的12V蓄电池串联使用时,由于两只蓄电池容量不相等,充放电有先后,将造成其中一个过早损坏。

(3)减小蓄电池的自放电

蓄电池充足电后在20~30℃的环境中开路搁置28天,其容量损失不应超过20%。暂不使用的新蓄电池不要预先加入电解液。已灌入电解液而闲置待用的蓄电池,应定期进行充电不足的情况下长期放置,必将导致硫酸铅极板硬化(简称硫化),轻者降低容量,重者可造成蓄电池报废。

(4)防止长时间大电流放智能蓄电池活化仪电

安装和拆卸蓄电池时应严防短路,机器启动时间每次不应超过20s,两次启动之间应停歇1min,若连续3次仍不能启动,应停机检查(串联谐振)。

 

二. 及时维护保养

(1)保持一定高度的电解液液面

按使用要求,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检查时先用内径4~6mm、长约150mm的玻璃管,垂直插入加液口中,直到与极板上边缘相接触,然后用食指压紧玻璃管中电解液的高度即为蓄电池内电解液平面高出极板的高度。测量后再将玻璃管中的电解液放回,如果液面高度不够,应及时添补蒸馏水,切不可加入泉水、河水、和自来水,更不能添加稀硫酸,否则会使电解液密度增加而损坏极板。还应注意;蒸馏水应在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加入,以保证电解液混合得更加均匀;液面不可过高,以防止在充、放电时电解液外溢。

(2)及时清除壳盖上的黄白色糊状物

蓄电池壳盖上的黄白色糊状物,是由于蓄电池壳盖和极桩周围溅有硫酸溶液,使电极桩处受到电化学腐蚀的结果。其中白色物质为硫酸铅,黄色物质为硫酸铁,腐蚀性甚强,且电阻很大,若处于导线接触处,将形成很大的接触电阻,造成导电不良。为此,要经常用碱水,也可用10%的苏打水或10%的氨水溶液浸过的棉纱擦净蓄电池外壳及壳盖处溅出的电解液,使其表面经常处于中性。若极柱与导线接头间隙有氧化物时,可用工具刮净。

(3)定期补充充电

一般情况下,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进行充电;对于停驶机器(或暂不使用的大型设备)上的蓄电池,必须每个月补充充电1次;在用的蓄电池,应每两个月拆下来进行1次补充充电。

(4)定期检查电解液的密度

电解液密度必须与所在地区和季节相适应。根据实践经验,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了严寒地区外)夏季前后,新充电的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可达到1.20~1.25g/立方米,使用过的蓄电池再次充电时,电解液相对密度要保持在1.15~1.18g/立方米。秋季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则应由1.18g/立方米逐渐提高到1.25g/立方米,冬季调整到1.285g/立方米,春节再逐步添加蒸馏水,以调低相对密度。